过节不松懈,科研不停歇。民族学院许多老师在春节期间依然孜孜不倦潜心科研,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1月13日,农历腊月廿二,民族学院召开科研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校党委委员、民族学院院长王赳分析了民族学院2023年的科研目标和努力方向。她强调,要加强科研谋划,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要拓宽研究思路,进一步寻找新的科研增长点;要多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团队建设,进一步增强高层次项目的竞争力。她要求,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春节时间抓紧完成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准备工作。
为切实做好2023年科研工作,扎实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民族学院注重以“有组织”的科研为抓手,紧扣“早谋划、组团队、提绩效”的工作要求,积极通过交流研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措并举组织动员广大老师做好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七,民族学院邀请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旭光老师在8A316会议室辅导教师项目申报。陈旭光教授围绕项目选题的问题意识、研究对象的明晰界定、研究思路的清晰梳理、研究内容的准确提炼等进行了指导。陈旭光为我校特聘教授,在指导民族学院教师开展课题申报的同时,已指导民族学院多位教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座谈交流过程中,老师们就如何寻找新的科研增长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围绕如何紧扣浙江、丽水区域特色开展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
近年来,民族学院大力倡导“人人有项目,人人有经费”,坚持不懈抓好科研工作,推动形成了只争朝夕、创新争先的良好氛围。据悉,民族学院有不少老师选择就地过年,惜时如金、奋勇拼搏在科研一线。
【责编:唐蓓芳;二校:沈一峰;终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