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顾相于,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级学生。连续三年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及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2020年,赴杭州师范大学交流学习,获杭州师范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全国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二等奖。今年,他以初试397,面试方向第一,总成绩方向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杭州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将自己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身在水中,不觉水流。顾相于在青春岁月中打磨自己,让学习成为自己长明不落的心灯,放眼望去,大学的这四年,是他生命中一场盛大的春天。
为学无间断:
“‘目标’和‘坚持’是我的关键词”
在为期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顾相于取得的成绩斐然,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一贯的努力。为学不间断,如行云流水,日进而不已也。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顾相于说:“学习对我来说很难有方法可言,因为我采取的还是比较传统的诸如‘题海战术’之类的学习方法。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想‘目标’和‘坚持’是我的关键词。”顾相于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十分有规划,他会先设立大目标,而后设置小目标。层级分明后,顾相于便会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小目标。这期间的坚持,就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就如为了获得奖学金,他会要求自己每门课要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参加各类竞赛,寻求老师、学长学姐的帮助……目标明确,循序渐进,终抵彼岸。
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将班主任说的“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熟稔于心;在大学里,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他取得的各项荣誉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他获得了全国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二等奖。
英语单词的背诵是枯燥的,他表示,长期的英语学习需要做好心态上的调整,其次才是掌握具体的词汇运用以及辨析。将自己放置于一个单一的学习环境中是错误的,适时的平衡才是良方。“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对学习的热爱、对学习的坚持,是顾相于叩问未来的最好的敲门砖。
躬行阔眼界:
“这次支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实践是理论学习与生活的一架桥梁,2020年,顾相于随杭州师范大学的支教团队前往贵州黔东南苗寨山区高武小学进行了一次支教活动。在生活上,顾相于随队伍克服了没有寝室、食堂条件差等不利环境,他们自行采购棉被、食材等生活必需品,确保了团队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工作中,按照学生的年龄,团队将他们划分为三个班级,每个班设立正副班主任,并依照各个年龄层的特点指定了不同的课程,如书法课、音乐课、化学课、美术课、美文鉴赏课等。
最后的成果也没有辜负整个团队的努力,在支教的汇报晚会中,各班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了合唱、舞蹈、诗朗诵等节目。对于这次难忘的实践经历,顾相于说:“本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排练节目以及和小朋友们的相处期间,我还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孩童的纯真的灵魂。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钻研问题的韧劲,以及对待我们每一个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都是令我非常感动的。这次支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十分必要的。顾相于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更是为自己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了一个契机。
变化有鲲鹏:
出国留学、读博深造、大学任教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以石磨物,曰研也。”在坚硬之物不断打磨之下,粗粒才逐渐变得细腻。我校考研学子上岸的好消息频频传来,顾相于也是其中的一位。在精心炼造自己,以期考研上岸的日子里,顾相于也曾面临种种困难:身体上的疲惫、方法上的迷茫、内耗带来的自我怀疑……在咨询了很多学长学姐之后,顾相于明确了当前的任务和方向,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在后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框架和策略,完成了考研期间的一次重要转折。
最终,顾相于以优异的成绩上岸了杭州师范大学。顾相于说:“因为以后所攻读的科目主要是以理论化、科学化的视角去解答文学中的各种问题,要去发现和阐释文学的本质规律,所以这是一门和哲学非常相似的学科,在今后我也会侧重理论研究,尽可能地在自己的领域做出相应的成果。”
谈及未来的规划,顾相于表示,出国留学、读博深造、大学任教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顾相于就是以这样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走在通往未来的大道上。
采访接近尾声,他以歌德在作品《浮士德》中提到的“不断努力进取者,吾人均能拯救之”来鼓励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都能够朝着自己的梦想奋力前进。
记者手札:为学须进取,为人须务实。顾相于心中有目标、有方向,在前行的过程中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也不迷失方向。纵有一些困难挡在前方,顾相于都以梦想为帆,不弃不离,不舍不放,即使艰辛,但一路都将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