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会:严谨医研下,愉悦式教学育人

作者:学通社 陈梦蝶 朱灵丹 陈悦创建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发布时间:2021-06-11浏览次数:2037


【人物简介】杨如会,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现任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and Medicine和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外审专家。曾获得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丽水市直单位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基金纵向项目9项和横向项目4项,经费累计达100余万元,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9项,指导学生完成6项人才计划;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勤谨奉献,怀瑾握瑜。

回忆起自己选择药学专业的过程,杨老师颇有感触地说:人的一生,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会遇到很多变化。对于多数人来说,不一定非得按照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去走,才是最理想的道路。而所谓的兴趣,也不是一开头就有的。关键是干一行爱一行,不管你选择什么,只要真正学进去,就会产生兴趣,就会把它当作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正是如此,杨老师一直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努力着,奋斗着。20211月,他的团队实验成果——光黄素在制备肿瘤放化疗增敏剂中的应用及抗肿瘤药物组合物,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了发明专利。并且部分研究成果,也已经发表在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英文版)、中国药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国内外杂志上。

这是一个他和光黄素的故事。众所周知,肿瘤的可怕之处是放化疗不能彻底消除肿瘤,放化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很多肿瘤都可以复发和产生耐药,即总有一部分肿瘤细胞不能被杀灭,哪怕放化疗的剂量已经达到极限。如何破除肿瘤干细胞的超强防护能力,增强肿瘤放化疗效果,是杨老师的研究方向。在不断寻找导致肿瘤死灰复燃的原因中,一方面他需要翻阅大量文献,对数据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研究方向、方法是否有创新性、合理性,再加上大量的实验,杨老师和他的团队对肿瘤干细胞中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的功能提出了新的疑问,肿瘤干细胞耐受放化疗损伤而“刀枪不入”的能力是否与其能够富集核黄素的能力有关呢?

由于核黄素见光就会分解,对于紫外光的敏感度也更大,而在实验过程里通常需要用紫外光进行消毒,所以怎样展开研究,又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团队快要放弃的边缘,杨老师日复一日地在探究,根据核黄素地化学结构,团队成员陆续筛选了十几个候选化合物,终于发现了核黄素的一种光解产物——光黄素。最后他们选择用大量的变质的光黄素来替代维生素B2,进行了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漫长的科研实验下,他们充分验证了光黄素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并显示出其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已获得专利的他们,研究仍在继续,光黄素、核黄素与肿瘤干细胞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国每年还有那么多肿瘤患者,防治任务艰巨,科学研究要不断地传承下去。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道路,就要承受住这份辛苦,只要一代代做下去……”杨老师坦言

像杨老师这样做科研的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应该都是十分严肃的,但课堂上、生活的他却十分的幽默、平易近人。对于很多学医的同学来说,课上经常会碰到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这往往会导致他们对课堂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但是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一阵阵欢声笑语,正是这些欢声笑语将大家引入医学的殿堂,使一个个艰涩难懂的学术名词变得生动可爱。陈同学是杨老师的学生之一,当谈到杨老师时,他脱口而出的一个词就是“幽默”。“上杨老师的课很享受,老师的上课风格很有趣,他会把每一个难懂、易混淆的知识点,慢慢拆解、结合生活,就像讲故事一般让我们认识理解。并且他每一次分享给我们的例,都很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味道,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我们被他的课堂深深吸引住。”

对于杨老师来说,与学生亦师亦友的相处方式就是最让人舒服的方式,在讲述知识难点时,他总是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让他们领略重点。他还引用了为什么文化知识水平低的老百姓都读得懂毛泽东思想,那就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总是用最朴实接地气的话语来阐述,例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道理,来告诉记者:“老师讲课如果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而是一味地以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去解读给他们听,那可能会造成教学上的距离感‘学生听得懵,老师教得累’。教学不仅要蹲下来和学生交流,更应在心灵深处和学生保持一致的高度。”

其研若何,生命所系;其教如何,循循善诱。在科研与教学的路上,杨老师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