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话父亲

生态学院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之女谈“我眼中的父亲”

作者:陈琦 林欣蓉创建部门:生态学院发布时间:2021-06-19浏览次数:2983

亲情是漫长岁月里的温暖画卷,父爱则是这幅画卷中最厚重的底色。在迎接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生态学院特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之女——何小鲁出席座谈会,与生态学院学子面对面交流,讲述她眼中的父亲。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有无数奋战在前线的爱国志士,35军政委何克希正是其中闪亮的一颗。“出生在乐山,战斗在四明山,工作在浙江大地,乐山人和浙江人都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这是浙江人对一代儒将何克希的感怀。

作为女儿的何小鲁,谈起自己的父亲何克希,充满着崇敬与怀念之余,更多了一份亲切和生动。她用四个故事,串联起了父亲何克希的抗战生涯。从皖南事变后何克希“单刀赴会”劝服伪军保持中立,到重庆谈判期间带领浙东纵队突破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再到1945年奉命北撤后克服万难在泰山脚下为全体烈士设立泰安纪念碑,再到横渡长江、承担解放南京的光荣历史使命……随着何奶奶的讲述,革命的烽火仿佛在现场重燃。明亮的会议室里一片宁静,但在座众人无一不心潮澎湃。


  

除了波澜壮阔的革命事迹,何小鲁的讲述中还展现了何克希生活化的侧面,这位革命史上的伟人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父亲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却极为慷慨。对待手下的战士更是关怀备至,会亲手为夜间站岗的哨兵披上被单”,何小鲁回忆道,“虽然父亲在我印象里是很严格的,但作为女儿,我还是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父亲的善良、真诚、两袖清风都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是我第一次如此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革命先烈家属,聆听家人视角下不一样的英雄故事,心里也有了更多感触。”孟同学表示,“那些曾经奋战在革命一线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雄,面对家国誓死守护的大义凛然,让我肃然起敬。更是深深感受到和平年代来之不易。今后我更要发奋图强,为守护这一片蓝天净土贡献一点点微薄的力量。”

今天的和平是无数革命先烈舍身忘死、赴汤蹈火换来的,我辈青年更当满怀爱国之志,用自身行动为新时代的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最后,何小鲁亲切地鼓励同学们:“国家的希望在青年身上,我相信在座的青年都能够成长为国家之栋梁!”

本次活动得到了吴庆红浙江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青春关怀”项目的支持。


【一审:唐蓓芳;二校:沈一峰;三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