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
对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些形象的比喻。比如,1945年在延安干部会上把共产党比作种子,人民比作土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他要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充分体现了一个人民领袖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也正是因为深深地植根人民,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成就千秋伟业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拥护和信任,是每一次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社会基础。
有学者根据社会的信任程度将不同国家地区划分为低信任度的社会和高信任度的社会。前者人们倾向于只信任自己的亲属和家人,后者更突出表现为个体对个体、个体对公权力的信任,高信任度的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更具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复兴伟业的推进与实现,有赖于周密的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又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和前提。能否获得人民的信任是顶层设计得以顺利运行及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
为此,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善抓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绝不是只做利眼前、利局部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既做好显功,又做好潜功,关键是做实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负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不负全体人民的重托;既要做群众的学生,同时又要做群众的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带领人民艰苦创业,赓续奋斗,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引导群众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和分享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共产党汇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一审:唐蓓芳;二校:沈一峰;三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