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话初心 扬帆起航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系列访谈活动顺利启动

作者:周之新创建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7-15浏览次数:851

回望百年路,追寻百人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重任,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百年百人”实践教学暑期系列访谈,青年学子通过与“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零距离交流,聆听跨越半个世纪的初心告白,感悟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立志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简单而隆重的动员会后,指导老师龚志伟、周之新带领“光荣在党50年 不忘初心担使命”老党员系列访谈团队,前往缙云县天寿村开展访谈活动,拉开此次系列访谈的序幕。



“作为结对共建单位和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天寿村作为访谈第一站,我们倍感荣幸。天寿村红色资源丰富,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的志愿军老战士,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老战士人数众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访谈他们的光辉事迹,共话初心使命,记录鲜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天寿村党支部书记陈茂富表示。



“在党的教育下,我们的思想作风比较淳朴,没什么要求,都是按照党的规章制度办事,初心都是很纯粹的,就是多干工作,当官享福的思想都是完全没有的。特别是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我始终要求自己一定要勤勤恳恳、严守纪律,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不良作风不能有。”今年已85岁高龄、在党62年的老党员王宝林说。



“当时入党,就是因为相信毛主席,相信党,认为跟着党走就好了,没有其他的想法,正式入党的时候我是很激动的。从艰苦的年代过来,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统一、生活幸福的不易。在党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希望年轻党员也要努力上进,对党忠诚,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国家越来越繁荣。”今年已101岁高龄、在党72年的老党员郑子玉说。



“当时我只有20岁,我们在岛上守了两天两夜,没有食物,连淡水都很少,就是饿着肚子在打仗。但是我不怕死,就怕自己死了,我们就少了一个战斗力。一想到我们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就什么都不怕了。”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今年已81岁高龄、在党64年的老党员施越坚说。



“我今年90岁了,是1951年当的兵。我当过炮兵、防空兵,哪里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抗美援朝的时候,面对美国飞机的轰炸,我们一点不怕就往上冲。特别是上甘岭战役,整整打了43天。条件是很艰苦,天气很冷,我们的衣服又很单薄,又冷又饿……但那个时候我们始终牢记毛主席的话,消灭敌人,保全自己。你们年轻人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要辜负前辈们辛辛苦苦挣来的幸福生活,不要辜负国家对你们的期望。”三次荣立三等功的志愿军老战士赵召伦说。

“在聆听老党员们讲述亲历故事的过程中,我深为感动。他们的初心是多么的纯粹却又掷地有声,他们也曾是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年,却怀着一腔热血,为新中国而战,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有的老党员还拿出一直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参军复员证,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禁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接过接力棒,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团队成员褚欣逸满怀深情地说。



百年可见日月斗转星辰变幻,百年可见沧海桑田时代变迁。“百年来,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战火硝烟中践行誓言,在和平年代里投身建设。每一个老党员就是一页鲜活的党史,让青年大学生零距离聆听和感受他们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既是对党的百年诞辰的献礼,也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



【一审:唐蓓芳;二校:沈一峰;三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