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先锋】张蕊华:为浙“丽”培育工科人才

作者:学通社 蒋丹丹 王淼文 王若盈创建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发布时间:2022-03-24浏览次数:2610








人物简介】张蕊华,工学院教授,工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丽水学院机电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其中2项是国际合作项目),市厅级项目3项,2021年主持的1项横向项目经费达1300万元。获得授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指导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54项。 


儿时的她被电影中一群带黄帽子的青年人讨论图纸的场景所打动,几十年后的她也成了在这个领域熠熠发光的人。或许在他人看来,张蕊华功成名就,那一系列的奖项以及让人惊羡的履历足以成为她滔滔不绝的谈资,但张老师提及最多的还是与学生有关。采访中,她不时翻动着手机相册,屏幕上闪现着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年轻面孔,让她格外自豪。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义气、诚实守信、一言九鼎的性格一路南下,一次偶然的机缘,她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了丽水学院工学院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张老师来说也是如此。没有人甘心平庸,她的学生们内心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成为更优秀、更独立的自己,但在最初的时候,他们也迷茫于人生的第一步该往哪个方向走。为了能够帮助到学生建立信心,张老师将承接的项目分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交给学生们参与。当有学生成功做出了机器手,当有学生看到自主研制的机器手能顺利完成夹取物体的动作时,大家都兴奋了,越做越有信心,学生们开始变得愿意去尝试、乐于去拼、敢于去做了。 



“做科研项目与做服务企业项目有所不同……”张蕊华老师向记者解释道,科研力求理想的数据与效果,但做服务企业的项目更是为了满足现实生产的需要。基于此,无论大小项目还是她所带领的学生毕业设计,张老师总是从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瞄准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着力点,指导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项目。最终,她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能下企业,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校外企业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工科毕业生留在了浙为地方企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是指挥官,实践是战士”。张蕊华老师就是秉持着“只要你想来,我就欢迎”的理念,于2015年,负责筹建了丽水学院机电创新实践基地。对基地里现存的各种物件,张老师如数家珍。“自习室里的桌子上立着学生自己制作的隔板、玻璃柜里陈列着亚克力材质的立牌、仪器室的墙上整整齐齐地码着上千种规格的标准螺丝件、就连场地角落里被拆散的乒乓球桌也不放过。”她自豪地说,“那可不是废品,都是我们的宝贝。”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长。在该基地里进行实践锻炼的学生团队,各成员之间从不吝啬于分享。“今天我想到了个点子,我就会马上讲出来……”“刚才我完成了一项测试,就把这个数据请队友帮忙核实下……”“再有不懂的地方我们马上就能找到张老师,她细致耐心地解答,给了我们破解难题的勇气……”团队成员们在这里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在不断地实践中收获了自信,享受着项目成功的喜悦。 


 

张老师不仅身体力行,认真对待教书育人,同时在科研上勇于攀登、努力追求。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十分重视与地方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8年以来,团队的科研方向逐步向滚动功能部件转移,多次与丽水市经信局、开发区经贸局一起对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前景进行调研,她带领团队积极深入企业,对该产业状况、共性技术和难点均有明确认识。尤其是在2021年,她主持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我校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该基地下设三个中心,即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技术推广中心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心,三年内开发区提供1300万元的合作经费,研发用房1200平方,免费提供人才公寓5套)。



2022年3月,校领导到丽水经开区参观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她领导的团队已入住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团队成员23人,其中博士7人,工程技术人员6人,硕士研究生10人。针对滚动功能部件的共性技术问题和难点,该团队已经开展5项拟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研发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企业试生产。目前,该团队获得授权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且有1项美国发明专利。

张蕊华老师坦言,此生能够从事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业已足够幸运,今后希望能够在浙“丽”继续发光发热,为丽水的制造业培养更多的工科实用人才,争当学校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

    

记者手札:“永远坦荡,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是张蕊华老师的真实写照。热爱之所以有力量,正在于一日复一日的坚守,而她,从未停止步伐。

【责编:沈一峰;二审:张俊霞;三审: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