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让传统文化浸润师生心灵,11月26日上午,由我校和松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的“薪火相传 非遗有约”——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图书馆前广场举行,活动邀请了一批松阳匠人到高校展示绝活。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廖峰,松阳县副县长林嘉栋等出席活动,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民族学院院长王赳主持活动。
古今辉映,韵味悠悠。王赳表示,丽水学院是丽水人才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文化新高地、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地。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了“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文化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等,积极探索,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引领,厚植红色革命基因。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热爱和认识,同时展示和宣传地方非遗,推动非遗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
廖峰在致辞中表示,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的开展,既是中华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既为我校师生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精神盛宴,也为非遗活动的传承和发扬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的非遗活动走进丽水学院,让师生一起更好地关注和挖掘具有丽水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丽水乃至浙江的社会和精神文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林嘉栋表示,松阳是丽水之始、处州之根,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被誉为“金瓯玉盘”“处州粮仓”。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非遗文化保护政策支持下,松阳县政府重视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度挖掘松阳高腔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创产品,积极举办教育推广活动,将松阳县非遗文化推向更广阔的空间。现场,他向丽院师生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师生们能够多去松阳研学、旅游,为松阳的非遗文化传承和推广贡献智慧力量。





活动现场,有松阳高腔演绎、木偶戏表演,还有麦秆扇、棕榈制品、手工胡琴、黑陶等的展示,更有盐卤豆腐、灯盏盘、王井状元饼等小吃现场制作和品尝……松阳匠人用惊艳的嗓音和手心的温度传承技艺,一件件非遗作品展示着松阳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和松阳文化的根和魂。














乘着二十大的春风,松阳县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走出家门,来到丽水学院,焕发新时代的光辉。非遗进校园活动既是丽水市非遗项目一次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也是非遗融入青年生活,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中,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学校还将让非遗走进课堂,让广大青年学子深入了解非遗、感受非遗,让“丽院石榴红”思政课助力非遗传承。
【责编:唐蓓芳;二校:沈一峰;终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