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坚定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近日,生态学院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系列学习活动。
进课堂,学生干部示范学
生态学院成立了以学生干部为主的“为时代发声”后浪宣讲团,开展“课前十分钟”宣讲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前期,为加深对二十大精神的了解,该院组织宣讲团成员通过读报看报、围坐学习、共同讨论等形式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并结合实际生活谈思考体会。
课前十分钟,宣讲团来到各班级,围绕二十大报告主题、中心任务,两个结合、三个务必、四个面对、五个必由之路等内容展开叙述。其中,党员吕鑫雨在宣讲中强调了青年责任,号召广大学子生逢其时,当努力施展才干,勤思敏行,砥砺前行,做好二十大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该院组织各支部党员以钉钉会议的形式举行线上宣讲。召集退伍军人谈体会,并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合格党员?”这个命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时间不长,但效果极佳。”宣讲团负责人表示,这种形式的宣传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有助于课前的注意力集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充分认识到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大意义,未来志愿通过专业所学助力国家所需,践行好二十大精神。
进实验室,教师党员引领学
宣讲团走进科研教学一线,来到广大师生中间,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了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导向准确、特色鲜明的宣讲活动。实验间隙,教师党员王振宇组织同学们在实验室看报学习,以推动绿色发展的角度详细解读二十大报告内容。“报告里专门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那我们环境专业的同学又能做些什么呢?”王振宇抛出问题,学生与老师绕过实验台,围成一个层叠交错的“讨论圈”。学生们争先抢答,“学好专业知识,把理论用于科研实验中,不断探索城市污泥处理、环境功能性材料等利于推动环境治理的方式。”“作为环境学子,面对碳达峰碳中和任务时,我觉得首先要从自身生活习惯及方式出发,少开一次灯、多坐一次公共交通等,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王振宇表示,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重温一下二十大报告内容,从蓝天、碧水、净土的角度把握好环境理论知识,将本专业与国家发展趋势相结合,尽绵薄之力。
一场“冒着热气”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让二十大报告精神解读跳出书页。学习交流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牢牢把握科研机会,自觉为我国科研事业贡献更多青春活力。
进寝室,“宿”说青春向未来
大学寝室是学生生活、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更应成为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的重要阵地。生态学院充分利用寝室这一平台,打通学生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学生党员下寝宣讲,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寝室里,学生党员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带动同学们观看二十大相关视频、阅读二十大报告,以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寝室的形式,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对二十大主要精神内容的了解,同学们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步伐,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进社区,理论学习润民心
生态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白云社区与党员干部进行交流学习,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民生福祉、人民至上等关键词,围绕报告中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如何将二十大理论知识普及到群众中?”“您作为一个社区干部,有什么做法来增进民生福祉呢?”……宣讲团针对二十大报告中相关问题提问。社区党员干部表示,社区一直以来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关心关切的真情实感,推动党的二十大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社区也将结合群众实际生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优化居民服务。
“青年强,则国强。”宣讲团以进课堂、进实验室、进寝室、进社区的“四进”方式,多措并举,长效联动,激励广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怀揣国家理想,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责编:唐蓓芳;二校:沈一峰;终审: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