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一届健康工作环境国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古俊双创建部门:医学院发布时间:2023-10-18浏览次数:316

自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医学院始终全面贯彻主题教育总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10月14日,由我校主办,医学院承办,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丽水学院欧美同学会联合协办的首届健康工作环境国际学术会议胜利召开。副校长彭兵出席活动。


 

会议邀请了泰国Panyahpiwat管理学院副院长Wipada Kunaviktikul教授、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流行病学和人口健康学Azadeh Stark教授、原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唐萍芬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王薇博士、巴基斯坦Fatima Jinnah Medical University医院Nazia Ilyas博士、缅甸联邦共和国卫生部卫生人力资源司护理司(培训)助理主任Nwe Ni Sein Myint博士等10余名国内外医学健康知名学者参会交流。



彭兵在致辞中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召开本次健康工作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意义重大。学校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进行学术和学生交流,先后与瑞典、西班牙、美国和韩国等国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瑞典Gävle大学开展了护理学人才培养项目。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拓展学校对外交流,提升学校在国际的知名度。同时,通过主讲嘉宾就健康工作环境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寻找创新方法,为医疗界缔造更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会上,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金丽红就丽水市人民医院成为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校院双方合作,共同构建丽水学院医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平台,解决临床实践瓶颈问题进行介绍。

中华护理杂志社副社长、《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曹作华提出,护理工作者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健康工作环境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受益者,需要具备锐意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来承担这样的使命和任务。善于发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护理研究,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改进策略;通过护理研究结果的归纳总结,还可以为卫生主管部门和相关政策制定者、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健康工作环境的良性发展。

泰国Panyahpiwat管理学院教授Wipada Kunaviktikul以《未来领导力》为主题,阐述了医疗保健的变化和未来。她强调,未来需要更完善的医护教育体系和政策,需要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升护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培育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护士。Azadeh Stark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流行病学和人口健康学教授,她是一位热心的自然爱好者和环境保护主义,曾为改善宾夕法尼亚州农村地区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做出杰出贡献。她在线上分享了自己的主题观点,她从护理学的发展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取得成功的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王薇教授则从护理教育进行阐释。她认为教育是健康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培育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和谐工作环境的根基,医护人员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原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唐萍芬教授引用一则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动画短片作为开场,引导大家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医护工作环境的问题。她结合“死亡咖啡屋”的实践意义,聚焦于生命的最后时刻,从文化、个体、认知和家庭四个维度进行展开,系统理论地阐释了医护人员该如何开展医护工作。

此外,巴基斯坦助产士协会的联合秘书长Nazia llyas博士、丽水学院医学院护理学系副主任许丽娟、缅甸联邦共和国卫生部卫生人力资源司护理司(培训)助理主任Nwe Ni Sein Myint博士、丽水学院医学院护理系徐佳敏博士、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敏华教授等国内外医护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针对“医护工作环境的未来与发展”话题展开研讨。



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丽水学院首届健康工作环境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医护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演讲、讨论等方式,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沟通中凝聚共识,共同为医护健康工作环境谋发展、谋未来。


  

本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吸引了1500余人参会,通过对健康工作环境的探讨,为医疗界缔造更健康及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方法。同时,通过学术报告、研讨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活跃了学术思想,拓展了研究视野,激发了传承创新的医学健康工作环境的新活力。



【责编:唐蓓芳;二校:沈一峰;终审: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