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校城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丽水学院在助力共富中的创新引擎作用,深化落实服务丽水“四个一”工程和“百名专家博士下基层”行动,与丽水各界人士广泛交流、推进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我校积极开展以“走近丽水·融入丽水·服务丽水”为主题的“暑期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民族学院积极响应省委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号召,率领团队前往遂昌,重点聚焦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调研团队探访了遂昌原食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了解遂昌长粽的发展态势及其面临的困境。随后,调研团队一行前往遂昌发改局,围绕遂昌县的经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座谈交流。此外,调研团队还深入遂昌东峰村,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村民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深入了解了东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接下来,民族学院将同有关职能部门对接,持续关注并调研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为企业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赴莲都区教育局围绕共建附属实验学校、新一轮“双名”工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等相关工作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交流座谈,与莲都区教育局达成进一步共识,希望不断深化附属实验学校特色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交流、成果提炼等,将共建学校打造成莲都“名优教师”循环式培养的孵化器,教育质量的标杆,带动莲都教育整体提升,优质均衡。
生态学院食药用菌产业调研与科技服务团赴庆元开展“2024年度暑期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与丽水食用菌界相关人士广泛交流、推进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团队走访了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濛洲街道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区、方格药业有限公司、万成食业有限公司、元康食业有限公司、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庆元香菇市场和巾子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及庆元县多个香菇家庭农场等。经过多天的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现状,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还与部分街道、乡镇、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助力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提高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工学院组织我校特聘教授皮萨列夫·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应关祥,括苍英才曼苏尔·伊拉希·苏达加尔等国内外专家,赴丽缙高新区、缙云经济开发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丽水经开区半导体芯片产业园、同创(丽水)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开展调研。之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加大与企业的对接联系力度,深入企业,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个性诊断,争取早日达成相关意向。工学院将以激发人才活力为核心,整合资源力量,扎实推进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耦合,让广大优秀人才干事有平台、奋斗有擂台、人生有舞台,塑造丽水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商学院团队走访莲都区商务局、莲都区多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对丽水市莲都区商贸特色、主导产业、商业区及人口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着重分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县级发展规划及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结合各部门着重关心的问题及需求制定实地调研方案,加强我校社会服务工作宣传。调研团队对莲都区中心城区重点商圈、开发区重点企业、碧湖镇、联城街道以及三江口区块等主要商圈开展实地调研,尤其针对莲都区商务局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所涉及的县域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县乡村网点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运营现状等方面与各单位开展深入洽谈,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服务、技术评估等服务对接,为各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合作机制。下一步,商学院将根据调研情况梳理调研成果,并结合地方需求开展深入研讨,继续以开放、协作、创新的态度,积极投身丽水市的发展建设,深入洽谈校地合作项目,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
中国青瓷学院组建了“龙泉青瓷文化产业技术咨询服务团队”,精准对接龙泉青瓷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走访了包括龙泉望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龙泉玉德青瓷有限公司、龙泉金宏瓷业有限公司、龙泉瓯江青瓷有限公司和龙泉溪山陶瓷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龙泉青瓷文化产业的现状、挑战与发展机遇。调研期间,团队还专程前往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等学术高地,就人才培养机制、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提升龙泉青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下一步,中国青瓷学院将根据走访调研情况编制需求清单,充分发挥专业及人才优势,为青瓷产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搬快聚”助力山区共同富裕团队前往云和、龙泉和庆元三地开展暑期“暑期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团队深入部门走访,走进乡镇社区,深度了解“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前5年的工作成效和新3年行动计划。调研走访期间,团队与云和、龙泉、庆元三地的农业农村局进行座谈,深入云和县大坪社区、龙泉市上城花园、庆元县同心新村等开展交流,听取搬迁居民的反馈意见,并就合作帮扶事宜达成初步意向。在认真听取搬迁成效,积极倾听群众心声后,共同探讨提出解决大搬快聚后土地复垦处理、土地盘活利用以及社区治理的相关建议,为山区共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下一步,调研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发展动力,共绘山区共富新画卷。
松阳校区开展暑期“云和5A全域建设服务”调研,深入挖掘云和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智慧与力量。团队成员穿梭于云和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口中的云和故事;走访云和童话小镇、梯田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以及各类文化场馆,实地考察“优优象”、“绿林”等木玩企业;并和当地文旅、教育、崇头镇、安溪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全面收集了云和县“一城一湖一梯田”5A全域建设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调研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调研团队全面了解了云和在5A全域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团队发现,云和在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童话云和”文旅IP打造、特色文旅项目、从业人员素质、宣传营销推广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后续,团队将认真梳理和分析调研所得,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通过多元渠道为云和政府全域5A建设发展提供咨政建议。
为贯彻校城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打造丽水学院在助力共富中的创新引擎,落实服务丽水“四个一”工程和“百名专家博士下基层”行动,探索校企地合作新模式,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开展以“打造高能级平台 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团队赴丽水市十大产业平台、相关政府部门和产业协会开展调研,通过企业走访、部门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各大产业平台的现状,总结分析各工业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谋划丽水生态工业“十五五”发展工作重点及举措。同时,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积极搭建括苍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桥梁。调研结束后,团队积极与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丽水市府办相关领导交流和讨论,结合市领导对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目标、竞争格局和政策导向的指引,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突破目标和实施建议,形成《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 推进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图书与信息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率领“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调查团队”于暑期开展大调研,重点聚焦非遗产业化的现状与挑战,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交流,为非遗发展贡献智慧。调研团队首站走进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领略非遗文化魅力,了解非遗资源情况,与专家交流掌握非遗项目分布、保护机制及产业化成果,为后续调研奠定基础。随后,团队转战景宁,探访相关场馆,与当地负责人及文化企业家交流,剖析产业化瓶颈与挑战,探讨符合景宁实际的发展策略。接着,团队在龙泉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围绕非遗产业的人才引进、青年创业企业运营、产业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洞察产业化现状及限制因素。接下来,图书与信息服务中心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基础,持续发挥文化智库作用,关注丽水乃至更广泛地区的非遗产业化发展,为其提供支持措施,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责编:唐蓓芳;二校:林小滟;终审: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