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了解本地的笋竹产业发展现状,日前,生态学院浙闽边际笋竹产业调研队来到了被誉为“毛竹之乡”的丽水庆元黄田镇开展实地调研。
竹韵黄田,笋业兴村。团队到达庆元县黄田镇后,黄田镇党委副书记吴方美接待了团队,并为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黄田镇各村的笋竹产业发展概况。她指出,黄田镇域内林业用地面积达15万余亩,其中毛竹林面积占近10万亩,竹笋品质优良,黄田镇一直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等方式增加林农收入,让竹产业成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随后,团队在科技专员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柏渡口村的竹林长势,详细了解竹林管护、竹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
产业推广,技术增值。团队参观了黄田镇高产笋用林示范基地,了解了笋用林培育过程中合理施肥、喷灌、科学挖笋、留养母株等技术措施,并体验了为竹农提供的技术培训。随后,团队成员深入附近村镇柏渡口村、东西村和曹岭村,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形式对当地竹农开展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黄田镇高产笋用林示范项目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笋产量,亩均年收益从2000元提高至4000元,成为了庆元县竹笋产业发展的标杆和典范,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走访和调查问卷,浙闽边际笋竹产业调研队深入了解了黄田镇笋竹产业的发展现状,用实际行动了解了本地特色笋竹经济,并将用实际行动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责编:唐蓓芳;二校:林小滟;终审: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