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在崇安髭蟾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性成果

作者:丁国骅创建部门:生态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4

我校生态学院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以中国特有种崇安髭蟾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学、生物声学、生理生化及药物开发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物种生物学研究体系,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五项核心研究成果

(1)线粒体基因组解析:首次完成崇安髭蟾完整线粒体基因组测序(17,190 bp),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与雷山髭蟾亲缘关系最近,为髭蟾属第三个完整线粒体基因组(Xiang et al., 2021)。

(2)声学通讯解析:首次建立崇安髭蟾完整声学特征库;发现水温与鸣叫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头部形态显著影响声学参数,为两栖动物声学通讯进化提供新认识(Ding et al., 2020; Hu et al., 2025)。

(3)天然抗菌肽:鉴定出两种新型抗菌肽(Ll-LEAP2和Ll-CATH),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通过破坏细菌膜和水解DNA发挥作用(Chen et al., 2023; Chen et al., 2024)。

(4)热适应机制:发现高温驯化显著抑制关键代谢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揭示了冬季繁殖两栖动物的温度适应分子机制(Zhang et al., 2024)。

(5)肠-肝轴代谢研究:首次揭示崇安髭蟾小肠和大肠具有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肝脏代谢物存在肠段特异性关联,为理解两栖动物宿主-微生物互作提供科学依据(Yu et al., 2025)。

学术影响与保护价值

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Zootaxa》、《Mitochondrial DNA Part B》、《BMC Veterinary Research》、《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和《Animals》等国际期刊,获得同行广泛关注。

这些研究为崇安髭蟾这一中国特有物种的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为两栖动物保护生物学和动物生理生态学发展贡献了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