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作者:张文明创建部门: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10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党员干部、师生观看大会后反响强烈,纷纷展开热议,表达心中的激动和自豪。

地方合作处处长胡伟俭:阅兵彰显了我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和捍卫和平的决心,更展现了从烽火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高校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以教育赋能经济发展,以科技促进产业创新,以人才支撑地方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校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目睹人民军队的蓬勃英姿,见证大国重器的战略王牌,深切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拥有的鼎定乾坤的强大力量,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生逢盛世,吾辈自强。推进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一定要把爱国心和报国志转化为强国行,立足自身岗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努力书写高等教育新篇章。

工学院院长朱银法:整齐的方队、先进的装备,彰显着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威严,让我深感自豪与振奋。作为工学院院长,我将汲取阅兵精神的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大申博”的工作中,按照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扩规模、创特色、上水平,全力做大工科,为培养更多优秀工科人才、推动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医学院院长吴松泉:在盛大阅兵仪式上的国之重器,不仅是对国家军事实力的展示,也是对以武止戈、铸就和平盾牌的宣言。阅兵仪式也传递了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和挑战,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的精神。我校确定了“创大申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医学院要锚定领军人才、科研平台、项目成果“三大差距”,做好人才引育、学科培育、成果孕育“三篇文章”,知重负重、克难挺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努力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和“1到10”的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及学校实现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复新:屏幕前见证大国重器列阵苍穹、三军将士气贯长虹,更深刻感受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当历史镜头聚焦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火种与现代数字化方阵同频共振,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鲜活印证。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我们一方面要用好丽水红色资源富矿,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讲透“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层逻辑。另一方面要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教学,让青年学子在历史回响与现实成就的对照中,自觉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与实践者,让马克思主义学院真正成为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灯塔。

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书增:这场阅兵式,展现了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坚定的民族自信,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洗礼,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直抵人心的思想政治育人实践课。新学期即将开始,要用好这宝贵且深刻的素材,教育引导大学生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真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学校实现“创大申博”贡献力量。

民盟丽水学院总支主委、生态学院教师徐燕云:今日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三军列阵、铁甲生辉,国之重器庄严驶过,陆海空基战略重器与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集中亮相,凛然雄风震撼人心,深切感受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与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我们将把这份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融入科研教学创新与立德树人的行动,立足本职,以知识服务社会,以建言贡献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起不懈努力,贡献民盟力量。

无党派人士、丽水学院知联会会长、中国青瓷学院教师竺娜亚: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场盛大的庆典不仅展现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信。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战机划过蓝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繁荣。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始终以国家的发展为荣,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未来,我愿以一颗赤子之心,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丽水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赵晨妙:直升机梯队掠过长空,徒步方队步伐铿锵,展现着强国强军的壮阔画卷,更传递着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接力。伟大抗战精神在我心中有了更具体的重量。它于我,是支教时孩子们闪亮的眼眸,是社区服务中大家齐心的温暖,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讲话,是铭记,更是前行的力量。我将带着这份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坚韧、团结与奉献,在未来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传承抗战精神,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学生郭玥:这场阅兵展现了国威军威,更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从抗战老兵颤巍巍的敬礼到现代化装备的亮相,从《松花江上》的悲壮旋律到呼啸而过的战机编队,每一个瞬间都让人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日常学习工作的动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责编:张文明;二校:何蕾;终审: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