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香传千年 文韵润濂溪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团队深入庆元百山祖镇濂溪村调研

作者:陶奕帆创建部门:生态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5

 

9月6日,丽水学院生态学院农业文化遗产调研团赴庆元县百山祖镇濂溪村开展“百山祖合湖田螺暨濂溪文化”调研,从田园产业到濂溪文化,近距离观察、深入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并与地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濂溪村文化礼堂,百山祖镇党委书记柳昌海介绍了合湖田螺被誉为“高山鲍鱼”的独特价值。调研团队在现场了解到,当地村民对田螺产业的热情极高,合湖田螺不仅是群众增收的“金疙瘩”,更是带动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与村民、干部交流,团队发现,尽管田螺品质广受认可,但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濂溪文化调研环节,团队认真听取当地乡贤代表周伙荣有关《爱莲说》作者、中国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生平事迹及濂溪村村名的由来,观看了周敦颐专题视频,深刻体会到周敦颐所倡导的“清廉正直”与当下乡村治理和廉政教育高度契合。调研团队负责人指出,濂溪村不仅有生态优势,更有文化底蕴,依托当地的清廉文化传统,濂溪村可以成为高校廉政教育的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让师生在生动的实地课堂中接受清廉教育。

  


嗦田螺、挑担赛跑、摸田螺、抓田鱼、抓鸭子等农事比赛环节,展示了村民的智慧与坚韧。调研团队在现场感受到,群众性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氛围,也让农事劳动转化为文化符号和旅游资源。调研团队负责人指出,地方高校应当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教育不仅要科学研究,更要接地气,真正走进乡村,感受田园脉动,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调研,进而提炼农事标准、转化农事成果,从而助推地方产业发展。通过与村民交流,团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田园生态与人文情感的紧密结合。

  

 


午后举行的濂溪文化座谈会上,调研团队负责人发言,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产教融合,依托丽水学院生态学科优势,打造“合湖田螺+濂溪文化”双品牌;二是建设产业与教育实践基地,使科研、教学与地方产业深度联动;三是依托濂溪文化清廉精神,将濂溪村打造成高校廉政教育和党建实践的重要课堂。与会各方对此高度认同,并初步达成共识:未来将探索建立“濂溪田螺产业实践基地”与“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和农业文化科普传播等方面形成“共商共建共促”的合作机制。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更加深入地了解濂溪村的产业和文化现状,也为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负责人表示,丽水学院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和文化发展发展为己任,生态学院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继续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与科研优势,让‘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在濂溪村交相辉映,共同描绘校地合作新图景。

  

      【责编:陶奕帆;二校:张文明;终审: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