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国际化办学目标,以实干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先人一步”的担当精神,持续在科学研究、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艺术馆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中国青瓷学院在科研领域迎来重大成果,由陈小俊博士主持的“青瓷多层釉工艺复活与应用研究”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传统青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旨在解决当前青瓷产业化中的人机协同与工序断裂等关键问题,推动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智能化转型。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开发出一系列可产业化的文化创意产品,为青瓷技艺的当代复兴提供学术支撑与实践路径。
深化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推进美术学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展现出高效务实的国际合作能力。经与德国阿兰努斯学院多轮磋商,双方已完成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学分互认及毕业语言要求等关键环节的对接,有效解决了学生赴德签证与注册等问题。项目启动仪式定于10月8日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此外,学院成功举办“‘雪拉同’韵——中国青瓷艺术薪火远航”国际学术会议,汇聚来自美国、法国等20余所高校及机构的专家学者,显著提升了青瓷文化的国际能见度和学术影响力。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落实青瓷电商。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需求,学院积极推进“青瓷+商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青瓷电子商务”“青瓷市场营销”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与市场实战技能。暑期期间,学院主动对接数十位青瓷行业大师,深入挖掘青瓷文化故事,并积极筹备在新学期开展青瓷主题直播活动,邀请传承人、电商主播走进校园,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青瓷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加快推进青瓷艺术馆建设。中国青瓷艺术馆建设是学院传承红色文化与青瓷艺术的重要载体。暑期,学院组织专项团队赴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青瓷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等多地考察,汲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与展陈经验。在此基础上,艺术馆明确以“红色+青瓷”为核心建设理念,深度融合浙西南革命历史与学校“红绿彩”思政品牌,联动师生、工艺大师与国际艺术家共同创作红色主题青瓷作品。目前前期调研与概念设计已完成,正式进入深化规划与作品征集阶段。
中国青瓷学院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先人一步的行动,持续推动青瓷文化在学术、教育、产业与国际舞台上的多维融合与创新传播,充分彰显了高校在文化传承与服务地方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
【责编:陈海萍;二校:张文明;终审:何蕾】